20世纪80年代,中东跟个大战场一样。以色列跟阿拉伯国家没少干仗,伊朗和伊拉克也打得不可开交,号称“两伊战争”,打了整整八年。
沙特虽然没直接掺和进去,但日子也不好过。周边国家打得热火朝天,沙特老是莫名其妙挨几下,可能是流弹,也可能是有人故意挑衅,反正安全感基本为零。
沙特靠卖石油赚得盆满钵满,但有钱没用,关键时刻得有家伙事保命。他们先找美国,想买点厉害的武器防身。
美国跟沙特关系不错,石油生意做得挺大,但这回美国不干了。因为美国跟以色列关系更铁,怕沙特有了强力武器会威胁到以色列在中东的地位。
美国就想着维持个“平衡”,不想让沙特太能打,所以直接拒绝了。
沙特这下没辙了,美国不卖,苏联那边又靠不上——冷战时期,沙特跟苏联关系冷冰冰的,根本不可能买到苏联的导弹。
想来想去,他们瞄上了中国。中国那时候在国际上挺低调,但武器技术不差,尤其是东风导弹,射程远、威力大,正好是沙特想要的。
而且中国跟中东国家没恩怨,买卖上靠谱。于是,1986年,沙特派了个大人物——王子班达尔·本·苏尔坦,悄悄跑北京谈生意去了。
沙特跟中国咋谈成的这笔买卖?
沙特找中国买导弹,中国一开始挺犹豫的,毕竟东风3是战略级武器,技术机密得很,卖出去万一惹出乱子,那可不好收拾。
沙特使劲保证,说我们买这玩意纯粹是为了自卫,绝对不主动搞事。
中国琢磨了半天,觉得沙特说得有道理,加上这笔买卖能赚不少外汇——35亿美元,那时候中国一年军费才200亿人民币,这钱可不是小数目。
1987年,双方敲定了交易:沙特花35亿美元,买了35枚东风3导弹。
东风3导弹射程2500到3000公里,从沙特打出去,能覆盖中东好几个国家,威慑力杠杠的。为了保密,沙特直接用集装箱装了35亿现金送到中国,导弹运过去也是悄悄进行的。
中国还派了技术团队过去,帮沙特把导弹装好、调好,保证能用得上。这些技术人员里头有中国士兵,具体人数不清楚,沙特有了这批导弹,心里踏实了不少。
不过,纸终究包不住火,消息还是漏了出去。
以色列跳脚,沙特回怼
沙特买导弹的消息一曝光,有人说这会搞乱中东局势,有人担心军备竞赛,反正没几个人高兴。
以色列反应最激烈,直接放狠话说要炸了沙特的导弹基地。以色列这么急,是因为东风3的射程完全能打到以色列本土,这让他们觉得自家的安全受到了威胁。
以色列那时候在中东横着走,空军特别强,炸个基地对他们来说技术上没啥难度,所以这威胁不是说着玩的。
沙特可没被吓住,直接怼回去:“导弹基地有中国士兵,你敢炸就试试。”这话挺硬气,意思很明白——你炸基地就等于跟中国干上,后果你自己掂量。
以色列也不是傻子,赶紧通过情报渠道查了查,发现沙特没吹牛,真有中国人在那干活。这些中国士兵主要是技术人员,负责维护导弹。
他们的存在让以色列投鼠忌器。
以色列掂量了一下,觉得不值当。
炸基地不光是跟沙特翻脸,还可能把中国拉进来。中国那时候虽然不爱掺和中东的事,但要是自家的士兵被炸了,肯定不会善罢甘休。
外交上闹僵不说,万一中国再给沙特卖点别的武器,那以色列更吃不消了。所以,以色列最后没敢动手,这事就这么僵住了。
东风3给沙特带来了啥?
有了东风3,沙特腰杆子硬了不少。这导弹虽然没真打过谁,但威慑力是实打实的。
1990年,海湾战争爆发,伊拉克的萨达姆入侵科威特,眼看着就要往沙特边境上凑。沙特一看不妙,赶紧在电视台上播了个新闻,把东风3竖起来的画面放了出来。
萨达姆也不是愣头青,立马打消了入侵沙特的念头。这事证明,东风3不光是摆设,真能吓住人。
沙特跟中国的关系也因为这笔买卖近了不少。
1990年7月,两国正式建交,后来在经济、军事上合作越来越深。2007年,沙特又从中国买了更先进的东风21导弹,美国虽然不乐意,但也没辙,沙特就认准了中国这合作伙伴靠谱。
2014年,沙特搞了个大阅兵,东风3大大方方亮相,让全世界都看看他们的家底。
东风3在沙特用了好多年,虽然没上过战场,但确实帮沙特撑住了场面。中东那地方战乱不断,沙特能保住自个的太平日子,这导弹功不可没。
结语
现在的中东还是不太平,沙特还在靠武器保命,只不过对手换了,玩法也变了。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比当年高多了,不光卖武器,还搞“一带一路”,跟中东国家的联系更紧了。
对沙特来说,当年买东风3是个聪明选择,花钱买了个太平日子。对中国来说,这买卖不光赚了钱,还赚了名声,证明了中国货靠得住。
有时候国际关系不看谁嗓门大,而是看谁手里有真东西。
参考资料:
1、美国积极促成以色列跟沙特和好,“可以限制中国” 观察者网 2024-04-19
2、沙特军队仍用中国东风3导弹 网易军事 2016-04-24
3、组图:沙特近30年来首次公开展示购自中国东风-3导弹【10】 环球网 2014年04月30日
#优质作者流量激励计划#
沈阳股票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